菜粮间套高效种植模式
作者: 赵建昌  柳代善    日期:2016-12-05 来源 :农技服务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模式 玉米 间作 套种 
描述:
草田轮作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旱作农业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 曹利民  日期:2010-11-01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草田轮作 循环农业模式 
描述:甘肃省天水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与西秦岭山地交接地带,人多地少,山多川少,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干旱少雨,农业生产基本上处于受自然条件制约的不利境地。已有研究和实践表明,草田轮作能够改良土壤,实现用地养地,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使农作物获得高产稳产,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给畜牧业提供优良饲料,缓解草畜矛盾,是农牧结合的纽带,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基于此,本研究在天水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对草田轮作在旱作农业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分析,调研了该区草田轮作推广的模式和分布区域,获得如下主要论点: (1)对甘肃省天水市旱作农业区生产条件和现状分析,草田轮作是适合该区农业生产条件的一种科学耕作制度,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基本措施。 (2)草田轮作在天水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的推广原则应坚持因地制宜的,避害就利地、妥善安排和紧密配合其他措施的原则。 (3)提出了适合天水市情的以恢复地力为主、水土保持为主和草畜结合为主的三种草田轮作模式及其适宜分布区域。 (4)依据循环农业的基本原理,建议建立“草田轮作+畜牧养殖+可再生能源+高效农业”的生态能源型良性循环体系,通过技术整合与集成,构建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农业生产体系,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农牧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第五节 耕作措施
作者: 暂无 日期:2017-03-13 文献类型 :地方志
描述:
空间布局对玉米/豌豆种间竞争力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 刘淑梅  黄鹏  柴强  谢鹏虓  彭正凯    日期:2016-12-05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产量 绿洲灌区 玉米 豌豆 空间布局 种间竞争力 
描述:
白银地区豌豆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 张连明    日期:2016-12-05 来源 :农业科技与信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栽培技术 玉米 豌豆 高产 套种 
描述:
甘肃中东部旱作农业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作者: 刘艳艳  日期:2010-05-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业生产 气候变化 生育期 甘肃中东部旱作农业区 
描述: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好坏和产量的高低,除了决定于农作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人们的经营措施外,很大程度上受到光、热、水、气等气候要素的支配。我国西北旱作农业区完全依赖自然降水,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农业生产脆弱区。因此掌握西北旱作农业区气候变化的规律,充分认识该地区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该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选取甘肃中东部定西、平凉、庆阳旱作农业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小波分析、kriging空间插值、曼-肯德尔(Mann-Kendall)趋势分析及突变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内农业气候资源(包括光、热、水、风资源)的现状、变化趋势、空间分布以及各气候资源配合协调程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农业观测资料和农业统计相关资料,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 经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近48年研究区热量资源普遍增加,气温升幅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0℃积温、≥5℃积温和≥10℃积温均显著增加,负积温显著减少。稳定通过0℃、5℃和10℃的初日均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均显著增加。研究区热量资源普遍存在25a、11a(12~14a)、6a和2a的周期,均于90年代发生突变。(2)年平均降水量减少14.39mm/10a,蒸发量增加12.43mm/10a,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年平均降水量普遍存在18a、4a、7a和2a的周期,蒸发量大致存在14a(15a)、6a、11a和2a的周期。经检验,年平均降水量没有明显突变点,年平均蒸发量1993年开始突然增加。(3)年平均日照时数每10年减少9.68h,减少趋势不显著;年平均日照时数大致存在25a(24a)、11a(12a)、6a(5a)、和2a的周期,经检验没有发生明显突变。(4)年平均风速减小趋势极显著,每10年减小0.1m/s;年平均风速存在18a、24a、和6a的周期;经检验年平均风速突变点为1986年。(5)2000年后与1980s相比,观测区冬小麦播种期、出苗期、停止生长期各推迟3~9d,2~9d和2~11d;越冬以后各发育期均提前,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成熟期分别提前5~11d、6~14d、5~15d和3~14d;冬小麦生殖生长阶段提早,全生育期天数缩短4~23d,全生育期天数的变化主要是由越冬期天数缩短引起的。(6)2000年后与1980s相比,观测区春小麦乳熟期推迟,其他各生育期均提前,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提前1~2d、2~3d、2~7d、2~4d和6~7d,春小麦全生育期天数缩短3~12d。(7)近17年来观测区冬小麦的实际产量呈减少趋势,主要是由返青期~抽穗期内的干旱缺水及此时的高温二者协同作用导致的;观测区春小麦实际产量也呈减少趋势,产量的减少主要是由生长季节降水量减少引起的。(6)气候变暖使研究区冬小麦种植界限向西北扩展,理论上研究区均已可以种植冬小麦,但冬小麦北移界限只代表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种植制度和种植方式不仅取决于气候条件,还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科学决断。
渭北旱塬果园生态系统水肥调控技术研究
作者: 索改弟  日期:2014-05-01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土壤水分 苹果 深层干燥化 聚水集肥控根技术 渭北旱塬 根系 
描述:随着果业种植规模的持续扩大,种植年限的增加以及化肥等的大量投入,渭北地区果园生态系统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如土壤水分调控能力下降,出现了深层干燥化;化肥施用量大,利用率低下,造成了硝态氮深层累积等。为此本研究针对果园水肥利用率问题,在运用地表覆盖技术对果树进行调控的基础上,将起垄和壤中人工防渗层相结合,提出“聚水集肥控根”调控措施,分析了不同试验处理的土壤水分、养分及根系生长状况,旨在为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1)起垄(垄台地膜—秸秆双重覆盖,垄沟覆盖秸秆)不同位置的土壤储水量在年周期内呈现双峰曲线变化趋势,分别在9月和2月达到高峰。在同等的位置上,垄沟部分含水量高于对照,垄台部分含水量略低于对照。连续4年0~600cm土壤年平均含水量垄沟(23.3%)>对照(21.9%)>垄台(21.6%)。该技术改变了水分的空间分布,在0~200cm土层范围内,起垄措施含水量高与对照;200~600cm垄台土壤含水量明显降低,略低于对照;垄沟含水量整体较高,能有效缓解深层干燥化趋势,有利于果园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起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枝条和叶片养分含量,增加苹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优果率的改善也有一定作用,有助于提升果农经济效益。 (2)地膜—秸秆双重覆盖措施(地膜压玉米秆、地膜压短麦秆、长麦秆压地膜和地膜压长麦秆)均能增加苹果叶片和枝条的养分含量,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改善品质。其中地膜压短麦秆处理为最佳覆盖模式。 (3)不同厚度(3cm和5cm)壤中人工防渗层(红粘土和垆土防渗层)均可有效减少或阻断土壤水分入渗,具有防渗效果,其中红粘土防渗层比垆土防渗层的防渗效果好。5cm厚红粘土防渗层的土壤容重最高,初始入渗速率(0.033mm·min-1)和稳定入渗速率(0.018mm·min-1)均最低,防渗效果最高,可有效提高上层土壤水分含量。 (4)壤中人工防渗层处理(处理F)和壤中人工防渗层+地表起坡聚流技术即“聚水集肥控根技术”(处理FL)均能提高0~40cm土壤储水量,连续3年平均储水量FL(88.8mm)﹥F(85.9mm)﹥CK(84.4mm)。 (5)将0~300cm土层分为0~40cm,40~60cm,60~80cm,80~140cm和140~300cm共5个土层进行分析:在丰水年,在20~40cm土层含水量最大,其中处理F(26.5%)和处理FL(26.2%)的年平均含水量已达到或超过田间持水量,分别高于对照14.9%和13.5%;在枯水年(2012年和2013年)处理FL土壤最大含水量出现在20~40cm(分别为23.2%,20.2%),CK的最大值出现在40~60cm(分别为22.4%和19.7%)。 (6)壤中人工防渗层措施可以有效地阻断硝态氮的深层累积,处理F和处理FL的硝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40~300cm土层硝态氮的平均含量为:FL(62.39mg·kg-1)<F(95.54mg·kg-1)<CK(140.74mg·kg-1)。 (7)处理FL和处理F均可营造良好根系生长环境,在防渗层上部形成根系密集层。其中处理FL的总根长、根尖数、总表面积及总投影面积均是最高,同比对照分别高出34.6%,22.8%,25.9%和64.3%。在0~80cm土层中,20~40cm根系生长是为旺盛,是根系的集中分布层。 (8)处理F和处理FL均能提高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其中处理FL的单株产量、百叶鲜重、单果重和优果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均为最高;处理F仅次于处理FL。2012年,处理FL的产量最高(23.84t·hm-2),高于对照23.2%;水分利用效率最高(48.89kg·mm-1·hm-2),高于对照22.4%。 综上所述,“聚水集肥控根”技术很好地结合了起垄和壤中人工防渗层技术对水分的调控效果,将有限的降雨集中起来,以水调肥,给根系生长创造出一个“高水高肥”的局部微环境,有效地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效率,防止了硝态氮的深层累积,在增产的同时也提高了苹果的品质,是较为成熟的水肥调控技术,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渭北旱原地膜小麦肥水规律与技术决策研究
作者: 任广鑫  日期:2001-05-01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渭北旱原 栽培技术 地膜小麦 施肥模型 
描述:论文题目:渭北旱原地膜小麦肥水规律与技术决策研究 作者简介:任广鑫,男,1969年生,1998年从师于杨改河教授,于2001年毕业于生态学专业并获理学硕士学位。 渭北旱原是陕西省农业生产发展潜力最大的中产区,也是重要的畜产品、果品基地和能源化工基地。该区水资源缺乏,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人均收入较低。该区冬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占陕西省小麦总面积的1/3,由于水分限制使光温生产潜力降低了20%~40%,作为陕西省的“第二粮仓”,应在西部粮食区域平衡上起重要作用。 地膜覆盖在小麦全生育期的应用开创了丛生密植作物的先例,是粮食生产上一项突破性的增产技术。其大范围地应用于北方旱地小麦的生产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生产理论技术虽有了一定基础,但不同区域的适宜模式、配套栽培技术及肥水规律等问题的研究不够,对渭北旱原东部的研究就更少,为此开展地膜小麦研究,以期指导该区和生态类型相似区的地膜小麦的生产。 1. 通过对冬小麦8种不同栽培方式的研究,从经济学产量和产投比的角度分析,得出了地膜覆盖穴播和膜侧条播栽培方式,前者产量达2856.0kg/hm2,后者产量2638.5kg/hm2,增产幅度达78.0%和64.4%,产投比达1.78和1.90,比对照高出21.1%和29.3%。该区以采用膜侧条播的栽培方式为宜。 2. 通过对1999年地膜冬小麦复种玉米的一膜两用试验及后作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从玉米的经济学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提出了适宜的一膜两用技术措施:一般降水年型地膜小麦复种玉米是可行的,对后作小麦产量影响小;以垄沟点播玉米比垄上点播玉米增产17.69%~17.92%,其株高、穗位高、穗粗、茎粗均有所增加。用肥力高拌种增产9.85%~10.07%,成熟期提前5~7天。 3. 在地膜小麦试验中用5种叶面肥喷施,均表现为增产,其中农丰98效果最好,其次为KH2PO4,增产幅度分别为15.87%~17.92%和11.94%~13.92%,其余依次为麦丰乐、沼液、红苹果2号,增产幅度不足6%,同时提高了株高、成穗数、穗粒数和粒重。 4. 通过对播期、品种、密度和施肥方式三年研究得出:水地和半水地品种不适宜,以晋麦47为最好,其次为西农1043;其适播期较长,应该与露地同期或稍偏晚播种,播期最佳为9月25日~9月27日;以255万粒的播量最佳;等量的氮肥分施与否不影响产量。全生育期的耗水量为370.7~391.3mm,WUE达10.35~13.63kg/mm.hm2均高于露地条播,不同处理间的日均耗水量差异很小,但WUE差异较大,最大WUE农艺措施时产量也最高。 5. 通过对氮磷钾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的三年试验研究,建立了不同降水年型的地膜小麦产量与氮磷钾肥的模型关系,对数学模型寻优得出了不同降水年型下的最佳施肥量。施肥量及比例直接影响群体和生物学重量,施肥也影响作物的WUE。 总之,对渭北旱原地膜小麦生产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该区地膜小麦栽培技术规范及技术决策,将儒略历引入文中,同时提出了适宜栽培方式、品种、播量、施肥量。但提出的适播期较长、对等量氮肥分施没有必要、叶面喷肥的种类、一膜两用的复种应在垄沟及不同降水年型下的氮磷钾肥的施肥模型尚未见有关报道。
清末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研究
作者: 李永芳  日期:2007-04-10 来源 :四川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会组织 活动 清末民国时期 性质 特点 发展 
描述:近代中国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代,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农民从传统的血缘关系、宗族组织中解放出来,逐渐成为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主体,而农会作为超越宗族关系的社会组织则在这一变迁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于清末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分为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清朝末年旨在农业改良的农会。中国农会肇始于清朝末年。1907年7月成立的直隶农务总会,是我国近代成立最早的具有社团“法人”地位的农会。随后,其他各省相继创办。至中华民国建立之时,全国绝大部分省区都成立了农务总会、农务分会与分所。清末农会的兴起是在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与农业生产衰微的社会背景下,由实业救国人士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倡导,受上海农学会开农学研究风气之先的影响,以及“新政”的推动等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清末农会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组织系统,分为设立于省城的总会;设立于府、厅、州、县的分会;以及设立于乡镇、村落、市集的农务分所等三级直属组织系统。开展了编辑农报、翻译农书、开办农业学堂:举行农产品评会、设立农产陈列所;创办农业试验场和农产制造所;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开展调查研究以及受理调解民事纠纷等较为广泛的农事活动,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和机械操作鲜有建树。同时,清末农会呈现出了成员构成的复杂性、组织制度的近代民主性、团体活动的民间性、机构权限的官督性等特点。这是一种以绅商为主体、旨在农业改良、依附于政府的咨询性的近代社会团体。 二、民国早期作为政府咨询机构的农会。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无论是始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的孙中山,还是其后执掌国家政权并开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袁世凯,面对农村经济的残破、农业生产的衰微以及农民生活的困苦不堪,均对改良农业、发展农会组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民国早期思想界各种“新思潮”的竟起、兴农呼声的日益高涨,则为农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农会组织得以更加广泛地发展。民国早期的农会依然是组成了一个层层连接的直属组织系统,但在清末农会分为三级的基础上增加为四层,即增设了一个最高层——全国农会联合会,使农会组织从上到下更具完整性。北洋政府统属下的农会,其富有成效性的活动主要表现为编制每年该区农业状况调查表呈报上级农会与主管官署;向主管官署建议农业改良进行事宜等方面。由于该农会是在清末农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尽管辛亥革命后国家体制由君主走向共和的根本变化、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日益深入人心、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纷乱政局等新的社会因素,无不影响和赋予了该农会组织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但在其组织构成、职能与性质等方面与清末农会没有根本上的区别,依然是一种以绅商为主体的、依附于政府的咨询性的社会团体和联络机关,是一种旨在农业改良的社会经济自助组织。 三、国民革命时期具有政权性质的农会。在中国近代史上,农会作为农民阶级自己的组织,作为改造社会的一种群体组织的出现,是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这种新型农会是在农村经济凋敝、土豪劣绅把持乡村政权、土地占有日趋集中、农村阶级构成发生显著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创建起来的。1921年9月成立的浙江萧山衙前农民协会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具有鲜明阶级色彩、以解决农村社会矛盾为已任的新型农会。随后,广东海丰赤山、湖南衡山岳北等地农民协会相继建立。1924年1月国共合作实现后,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和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所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农民运动问题的决策和措施,为农民协会的普遍建立和农民运动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所颁布的全国《农民协会章程》,为各地农民协会组织的建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文本依据;历时两年多举办的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促进了各地农会组织的空前发展。同时,1927年4月还成立了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形成了一个由全国、省、县、区及乡级层层连接的的直属组织系统。国民革命时期的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进行了支援北伐战争、开展反帝斗争和农村大革命等一系列活动。尤其是开展的翻天覆地的农村大革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该时期农会活动的历史局限性也是比较明显的,存在着一些“左”的偏差和错误,且在组织发展过程中亦存在着不同地区之间的较大差异。国民革命时期的农民协会,已根本区别于清末民初的农会,尽管它也进行了一些农业改良的活动,但不再是为政府服务的农业咨询机构,而是由中共创立和直接领导、并在国共合作旗帜下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是一种以广大贫苦农民为主体、以推翻封建地主政权为宗旨的具有浓厚政治斗争色彩和政权性质的农民自治性组织。 四、国民党控制下作为基层政权补充形式的农会。国民党所领导的农会,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农民运动进行残酷镇压、对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农协组织加以摧残的基础上,在农村经济日趋衰落、乡村建设运动广泛兴起的情势下,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乡村自治和保甲制度的过程中予以重建、整顿和发展起来的。国统区的农会组织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以1928年《农民协会组织条例》以及1930年《农会法》颁布为标志的重建阶段;以1938年《各级农会调整办法》制定为标志的整顿阶段。国民党控制下的农会,其法定任务可谓面广繁多,但大多未曾付诸实施,各地农会所开展的带有普遍性意义的活动主要表现为进行该区域农村概况调查并填写报表呈送主管官署等。同时,该农会呈现出了法规条例的完备性及其多变性、组织制度的民主性、政府控制的严密性、主要活动及其影响的有限性等时代特点。国民党领导建立的农会,名义上是一种旨在发展农民经济,增进农民智识,改善农民生活,以图农业之发达的具有法人地位的社会团体,实际上则是一种以农村有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组织,是整治社会秩序的保甲附属,农村基层政权的补充形式。 五、革命根据地作为政权执行机关的农会。在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期,与国民党在其统治区建立农会组织以整治社会秩序的同时,共产党在其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内也相继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会组织,即苏维埃区域的“贫农团”、抗日根据地的“农救会”、解放区的“农民协会”等,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了较为广泛的活动。革命根据地的农会组织呈现出组织名称的多元性、组建方式的策略性、组织系统的不完整性以及气势影响的有限性等时代特点。从其性质和功能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广大贫苦农民为主体的、作为革命政权合法执行机关的社会组织,它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运动中农民协会的兴起与乡村政权的组织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清末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为:1、农会组织呈现出了不同性质和功能的多种类型;2、农会组织成为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建构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参与力量,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传统基层社会权力结构的“维护者”、“破坏者”与“整治者”等不同角色的活剧;3、农会组织在发展农业生产、缓解农民生活贫困、改变农村文化教育落后状况、推动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与作用;4、近代中国农会组织最终没有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组织,而是一种政府或政党的政治工具。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农会组织须应坚持“自愿性”、“自主性”、“民间性”和“法制性”;5、总结近代中国农会组织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如何思考目前理论界在研究“三农”问题中存在的是否重新建立农会组织的讨论,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照。
河西走廊两粮一肥种植模式的研究
作者: 包兴国  刘生战  舒秋萍    日期:2016-12-05 来源 :中国土壤与肥料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吨粮田 种植模式 粮肥间套作 
描述:
< 1 2 3
Rss订阅